上海海事大学党政领导班子2013年工作总结暨自评报告

索取号: 
G010-0303002-2014-1146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学校教育事业改革攻坚、内涵发展的关键之年。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在上海市委、教卫党委和教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中国(上海)自贸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和“085工程”深入实施的有利契机,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保障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构建和谐校园,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师生;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的领导和市教卫工作党委第三督导组的指导下,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围绕“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这一主要任务,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领导带头、讲求实效,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兼顾,通过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三个环节,达到了“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的目标要求。

注重示范效应,领导带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校领导班子成员真正做到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带头推进制度建设,以实际行动为全校党员作出表率。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对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深挖细剖,触及思想和灵魂,真正做到敢于揭短亮丑,体现了班子成员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在班子成员互相批评和提醒过程中,班子成员深入谈心,沟通思想,坦诚相待,直面问题,实事求是,“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既有不留情面、直言不讳的勇气,又有帮助同志、维护团结的觉悟,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切实形成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氛围,坚持了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注重解决问题,落实整改,服务群众。结合实际,真心让广大师生提意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表现形式做出具体画像,对照查摆。敢于动真格,对梳理出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当下: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制订了《上海海事大学信访工作条例》;及时回应教师关注,修订了《上海海事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办法》;深入推进二级部门和单位改革,修订了《机关考核办法》《学院考核办法》;加快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了青年教授岗位培养计划工作。一系列工作的及时推进,使教育实践活动收到明显的效果。

注重知行合一,教育和实践两手抓,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说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教育和实践活动必须一以贯之、紧密结合。学校党委紧紧抓住教育和实践这个贯彻群众路线的两手,既自始至终强调教育,又自始至终突出实践,坚持寓教育于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深化教育,把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好教育,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坚持“以群众心为心”;强调贵在行动,以“知”促“行”,实现“知”“行”合一,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深扎根,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自觉,使学校各项事业推进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废止了22项规章制度,新增57项,修改71项。通过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保障学校内涵建设扎实推进,促进学科建设优势进一步凸显、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上新台阶。

二、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顺利召开学校更名后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国家发展继续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处在加快推进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的关键阶段,召开上海海事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组织工作充分,与会党代表积极参与,认真行使代表权利。会议明确了学校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会后五年的主要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

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常委会、校务会议事规则,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集体务虚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修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学校重大问题先在党内通报讨论和听取意见。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及时通报机构调整、管理改革和校园稳定等重大问题,统一认识。通过教育、培训及考核激励等方式,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更加务实,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方面有明显改进。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要求,在干部提拔调配中,坚持公示和试用期制度,推进学校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首次采用校内外公开选拔学院院长的方式,择优聘任校外教授担任交通运输学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实质启动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选拔交流机制。在2013年的干部聘任中,按照个人意愿、群众推荐和工作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了民主推荐与竞争上岗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公布岗位、个人申报、答辩等形式选拔聘任处级、科级干部。同时加大了年轻干部选拔力度,一批能力素质好、年富力强、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学历、年龄、专业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加强干部培训。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新任处级干部培训制度、干部年度述学述职制度、支部书记培训制度等。每年抽选60名处级干部参加干部在线学习。选送26名干部、教师到市委党校、市科教党校培训,选派1名中层干部担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成员。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不断加强。进一步完善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院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和完善了学院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继续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学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形式规范、内容深入、效果明显。

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要求。继续加强对基建、物资采购、财务、招生、资产搬迁、人员招聘、教学实习船建造等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

2013年,迎接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徐麟同志带队,市纪委常委王永伟同志任组长的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检查对学校党委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基层党建责任制情况的专项检查。学校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协调材料汇总、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走访学院、实地考察等工作,确保了专项检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检查组认为,学校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工作认真,推进有力,举措有效,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推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着眼学校的发展大局,组织保证比较有力;二是体现高校特点,制度建设切合实际;三是学校校风较正,干部作风较实,群众评价较好。同时也指出学校在党风廉政责任制责任主体落实和压力传递、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对上级规定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将认真贯彻市委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长效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三、深化改革创新,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1.“085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内涵发展进入新阶段

依托市教委地方高校内涵建设工程实施,学校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学校2个“085工程”项目获批市教委3批共计3555万元内涵建设“分类指导、分类管理”资金。顺利通过市教委、市财政、市发改委、市审计等对学校“085工程”进行的中期绩效评估(包含在上海市“十大工程”检查之中)。制定并完善了学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3~2015年项目建设规划》,获项目资金7296万元。

把握机遇,学校成立中国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研究院的建设目标是:促进上海自贸区可持续发展,为对接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与贸易协议提供策略、路径和智力支持;推进上海自贸区向国际供应链中心转型发展,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打造自贸区供应链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与交流平台,构建与自贸区融为一体的新型社会园区。已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暨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等30多家国内外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

对接需求,打造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2013年,筹建一年的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揭牌,并开展航运金融、航运物流、邮轮管理三个方向的EMBA招生工作,目前航运金融EMBA已开班。学院以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为主,同时涵盖国际航运高端人才培训、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内容。

2.深化改革,追求卓越,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增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交通运输)、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上海市机械类专业选优评估。

 

新增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1门,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8门,上海高校市级体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课程1门。立项校级重点课程20门,精品课程8门,校级全英语教学课程4门,通识教育选修示范课程29门。公开出版校级规划教材8本,另有4本校级规划教材已签署出版合同。

突破大学英语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增加口语考试内容。英语专业2011级学生参加全国专业英语四级考试一次通过率为91.6%、优良率达47.7%,一次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40.2个百分点。

突出航运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957名陆上专业学生进行航行实习。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投入比例大幅提高,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更新实验手段,增强实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013年,学校53个项目入选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160个,获得市教委资助经费160万元。支持80个校级项目立项建设。在国家级、全国性和上海市级学科竞赛中共有315人次获奖,并实现历史性突破,如“2013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成功承办“安吉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决赛。

3.夯实基础,优化结构,学科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2013年,轮机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港航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等3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五期)通过市教委终期验收。新增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汪传旭工作室三年评估结果为“优秀”;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正式挂牌;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商法研究中心通过市教委终期验收。

科技总经费达到3亿元。获得国家级项目33项,其中经济管理学院骆温平教授主持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项目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省部级项目79项,100万元以上的工科类项目21项和50万元以上的非工科类项目3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44项,其中省部级科学技术及人文社科奖9项;法学院胡正良教授主持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的制定对我国的影响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研究”荣获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学校发表SCI论文97篇。申请专利196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19项);授权专利11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9项)。学校多项研究成果被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采纳,扩大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力。

7项成果参展第1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信息工程学院朱大奇教授主持的“ARV混合型水下机器人”项目获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

2013年,成功备案物流装备安全工程与海事语言及应用2个二级博士学位点。已组织6个专业参加学位点申报。5篇硕士学位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已签订协议11个研究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基地单位、1个合作基地。参加“十大工程”专项申报获批2项。

4.引进和培养并重,规模和质量兼顾,师资队伍结构继续改善

一年来,学校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经费1000多万元。学校入选“上海千人计划专家” 1名、“东方学者”1名。97名教师获上海市教委“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培养计划712万元的资助,28名教师获上海市教委“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115万元的资助。新增10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8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投入经费55.5万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3人,其中教授149人、副教授3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96人、最后学历从外校获得的占74.8%、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占34.3%、具有校外企事业单位实践经历的近130人。

5.拓展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进教育国际化建设

充分利用上海的区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拓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建设。新增8所境外友好院校, 8个大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截至2013年底,海外友好高校数增至70所,大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数增至40个。

积极推进与国际航运组织与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依托我校的IMLA 上海中心正式在上海登记注册,成为首个落户上海高校的国际机构。圆满完成国际海事院校联合会(IAMU)执委会委员相关职责,承办IAMU学术项目评审会。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进行的航运金融高级研修班开班。与丹麦诺登航运公司合作举办诺登研讨会。与通用电气公司签约共建实验室。与英国百利马工程公司等合作举办“LNG船舶操作与管理”研修班。与德国TUV NORD 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筹建联合实验室。

 2013年共有90批497人次的境外宾客来校访问,其中包括马耳他教育部长等境外嘉宾。

推进中外学术交流,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共有84人次的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开设各类讲座或专业课程,其中1名海外专家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资助。成功举办“第九届智能制造与物流系统国际会议”、“第二届海峡两岸郑和学术研讨会”。

提升服务,规范出国(境)管理工作。350名学生参加各类别的海外学习/实习项目。114批188人次教职工出国(境)进行学术交流、学生、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的物流管理海外本科教育项目进展顺利,第三期学生在加纳开班。

支持、促进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第五届国际文化交流节,举办中美韩航海院校饮食文化节,举办中法地掷球友谊赛。

6.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教育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继续改善实验、实训、实践条件,为保障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航海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2个。交通运输实验中心交通运输实验与实习基地、航运管理与决策平台及研发、商船学院高水平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创新实验平台、船舶制冷实验室等14个项目(合计2388万元)已完成验收结题工作,并投入使用。轮机工程实验中心船舶操纵模拟器和ERM轮机模拟器实验室等2个项目、海洋材料分析与测试中心9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准备验收结题。另外在建实验室项目31个。

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监察审计工作有序开展。2013年,完成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下属17家企业的年报审计及整改回访落实审计工作。完成学校2012年度决算年报审计工作和整改情况审计工作。完成教学实习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工作。

无线校园网络二期工程建设,实现了除学生宿舍区以外的室内全覆盖。 “感知校园”平台已上线运行。图书情报、杂志、出版等工作对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各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继续稳步提高。《上海海事大学学报》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列上海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不含医学版)第5名。《水运管理》和《集装箱化》获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计算机辅助工程》网站获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2014年我校承办中国航海学会主办的《中国航海》和《航海技术》两个刊物。

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大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技改节能,调整能耗结构。根据民生路校区后续移交计划,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及时清理、处置校内非搬迁资产。

继续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维修改造工程,全年完成防水工程总投入约140万元。完成新校区运动场地改造,学校食堂改造,改善学习、工作环境及公共场所修缮等,总投资约450万元。

加强后勤服务监督,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全年共完成家具配置100多个批次,并落实完成了多项工作的招标、续标工作。

四、构建和谐校园,发展成果惠及师生

学校把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维护校园和谐与稳定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师生。

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易班”为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截止到年底,学校易班注册人数突破28000人。在2013年11月份《易班动态》易班点击率排名中,学校在易班总点击率排名中列第三位,在生均点击率排名中列第二位。在2013年易班工作考核中,学校易班工作获评优秀。开展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近200场,覆盖近1万名本专科生。举办东方讲坛特别学术讲坛、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招商物流大讲坛、海大人文讲坛等大型讲座、报告会近30场。各学院积极围绕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学风、职业发展、网络思政等开展各类教育活动600余场。

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搭建特色平台,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能力。2013年学校辅导员示范岗建设得到上海市教委的肯定和支持,被列为2013年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色项目。年内开展了7次辅导员沙龙活动。组织了2次上海市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先后选派48名辅导员参加兄弟院校举办的各类辅导员专题培训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2013年骨干高级研修班。

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提升。建设“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综合平台,以创业促就业。2013年,学校硕士毕业生签约率75.18%,就业率98.11%;本科毕业生签约率70.68%,就业率96.16%;高职毕业生签约率66.33%,就业率97.61%。学校入选了教育部“2012-2013学年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同时获得“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称号;就业指导中心获得“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坚持资助育人的德育导向,完善“奖、助、贷、勤、补、减、免、代偿”多元资助体系,确保所有在校的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得到资助。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启动的“新加坡‘国际航运行业领导力’海外学习项目”获评“上海市高校资助示范性特色项目”。2013年,6673人次获得各类奖学金,1994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平均每月1252人参加校内勤工助学。

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提高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业务水平,认真开展常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危机干预体系。一年来,开展常规心理咨询466人次,处理涉及精神疾病、自杀、伤人和饮食紊乱危机的心理危机事件10余例。

学校连续7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90%以上的二级单位和部门参与学校文明单位、处室、科室(窗口)等创建活动。组建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一年来共为基层师生开展宣讲报告会二十余场次。积极组织开展具有行业特征、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唱响主旋律,创建具有航运特色的校园文化。重视新媒介时代宣传工作,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运行良好有序,开展新闻宣传、信息沟通、舆情监控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新闻社等众多媒体对学校成立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组建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依托学校的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落户上海,中国航海学会年会在我校召开,以及水下机器人、教师参与极地考察与海军护航、学生就业与创业等重大事件与新闻热点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平安校园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被市教委推荐为“上海市校园治安综合防控先进单位”申报中央综治委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获三等奖。积极申报“2012-2013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五、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013年,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统一战线和老干部工作继续发挥优势,履行职能,形成合力,为学校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党委重视发挥工会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全面落实教代会民主评议权,基层工会主席民主直选有序开展,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更上新台阶。积极创建“市劳动关系和谐职工满意单位”,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校工会积极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主动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受到教职工好评。积极选塑先进典型。2013年,学校先后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各1名(个)。

妇委会积极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女教授论坛,女教授、女优青联谊活动,女教职工健身活动,育儿亲子活动、健康讲座与咨询活动等,服务女教职工多元需求,促进女性成才发展。

团委积极组织开展志愿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艺术实践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等,为党赢得青年、引领青年。110支队伍、1400余名师生奔赴青海贵州等25个省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知行杯”特等奖1个、“三下乡”最佳项目奖1个和其它市级奖项共19个,校团委获优秀组织奖。校学生艺术团在上海市、全国性的重要活动和大型舞台频繁亮相。校合唱团成为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团首批分团队,获上海市“百佳合唱团”称号。校管乐团参演2013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式。

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畅通统战对象发挥才智的渠道,提高党派参政议政能力。2013年,我校有市人大代表1人、区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3人、区政协委员7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政议政。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提高老干部的生活水平。定期向老干部通报学校重要工作、听取意见,为发挥好老干部作用搭建平台。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谋划未来。立足科学发展,致力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学校“十二五”时期工作的主旋律。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自满和懈怠,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临的机遇有:1、国家航运业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学校的区位优势明显,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航运强国建设,给学校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舞台。建设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学,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高度吻合。2、部市共建使学校得到上级部门更多的指导与扶持。2008年9月正式签署的《上海市人民政府 交通运输部 共建上海海事大学的意见》已经并将继续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2010年1月签署的《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2012年8月签署的《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化合作备忘录》及2013年9月颁发的《关于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都特别提到,要支持上海海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面临的挑战有:1、特而不优、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是学校的软肋。虽然学校航运技术与管理相关学科专业已形成了明显的办学特色和传统优势,但是主干学科专业与兄弟院校、与国际上有关大学的同类学科专业相比,在学科建设层次和水平、学术梯队及结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支撑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能力有待加强,在学科领域与行业内的话语权有待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不突出,学校被边缘化的现实危险始终存在。要在服务国家航运事业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努力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做得更好、更专业。2、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率先转变教育发展模式、率先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率先扩大教育开放程度、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届时,上海对高等教育的资源分配将更加突出重点、强化竞争,在政策取向上更加支持学科高峰建设,高校之间在人才资源、教育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总之,学校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上海市、交通运输部及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党政班子带领全校师生聚焦内涵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牢记使命,恪尽职守,进一步提高班子破解难题的能力,引领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深化管理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国际合作、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探索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争取新突破,为全面推进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