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党政领导班子2010年工作总结暨自评报告
2010年,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在上海市委、教卫党委和教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逐步建立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服务世博大局,为世博会成功举办作出应有贡献;继续解放思想,深化管理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保证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师生。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基本实现了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为今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巩固扩大学实活动成果,建立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上海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根据学校建设发展要求,制订了《上海海事大学党的建设工作规划(2010-2012年)》,继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经过反复酝酿、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上海海事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并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健全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机制体制,完成了学校规章制度的梳理与废改立工作;认真组织学实活动“回头看”,加大整改方案的实施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制,有效推进了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5件实事;围绕师生员工迫切希望解决的11件实事开展一系列工作,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12月24日,学校召开2009年度党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大会,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学校学实活动整改落实情况。
二、采取措施确保一方平安,精心组织积极服务世博
学校党委及各级组织充分认识到稳定是上海办博的基础,也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校党委多次专题研究维稳工作,明确校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党办、学生处、宣传部、信息办、保卫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以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教学(考试考务)、学术论坛、人事劳资、信访、外事、继续教育、信息网络、老干部工作、危险品保管使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学生系统及各学院、各部门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信息网络,加强信息沟通,确保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及时有效。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及各级各类会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维稳意识,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我校少数民族联合会针对二届新疆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稳定等问题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一年来,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校党委维稳工作决策,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校党委高度重视世博志愿实践活动。成立上海海事大学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站和临时党委,有效保障学校世博志愿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2010年4月30日,经过100多天的精心准备和艰苦训练,商船学院396名师生圆满完成了开幕式水上旗船表演项目。4月至10月,学校完成北京、天津、新疆等全国25个省(区市)近1300人次世博志愿者的接待工作。8月23日至9月5日,我校2316名世博园区志愿者、475名城市站点志愿者完成世博服务工作。10月23、34日,我校作为紧急增援高校再次入园服务周末高峰超大客流。校合唱团参加“世博合唱节”,献歌世博会闭幕式。
学校积极服务世博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上海世博局等社会各界的肯定。学校荣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联合颁发的“迎世博贡献奖”;校团委和5名师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商船学院党总支和5名师生被市委授予“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和‘五带头’共产党员光荣称号;我校外省市志愿者接待工作团队荣获市总工会、上海世博局等联合颁发的“世博园区保障服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浦东工商管理学院杨芳梅老师荣获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发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保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常委会、校务会议事规则,集体决策,民主管理。召开党委全委会,审议通过学校党建三年规划、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召开板子务虚学习会,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修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学校发展重大问题先在党内通报讨论和听取意见。班子成员能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掌握分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经常与联系单位沟通,了解困难,协调解决。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共提拔处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24人,调配处级干部14人次、科级干部6人次。选送23名干部、党支部书记、教师到市委党校、市科教党校培训。完成对120名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
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不断增强。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为抓手,进一步理顺学院党组织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并不断改进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重大问题的制度。召开总支书记(直属支部)书记会议,及时通报机构调整、管理改革和校园稳定等重大问题,统一认识。围绕世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世博先锋行动”百万党员践行文明承诺活动。全校19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开展了向党员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的活动。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教卫党委要求,加强对“廉洁办博”、“廉洁办博八不准”各项规定的监督。以图书采购、招生、财务报销、资产经营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为试点内容,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试点工作。继续加强对基建、物资采购、财务、招生、资产搬迁、人员招聘、教学实习船建造等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四、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和学院办学实体化改革,规范管理,强化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机关部门考核,积极开展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1.推进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建设,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管理科学与工程”申请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法学”等9个申请增列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获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初审通过。翻译、工程管理、工程(软件工程领域)获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6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按计划有序开展建设工作。有关基地的研究成果,如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有关运价报备制度”和“关于航运经纪人”、海商法研究中心的“对鹿特丹规则应谨慎的积极”,被新华社内参采用,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引起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科技总经费达到2.4亿元。获国家级项目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9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和50万元以上的非工程项目24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3项,其中省部级6项,《内河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制》获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33篇,其中检索论文346篇,SCI1区论文3篇。出版着作14部;申请专利518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授权专利221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
和上海高校技术市场联合主办“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发布暨科技合作洽谈会”,与上海海事局、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港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学校主动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
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47人、博士研究生36人。落实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和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继续举办上海物流与供应链研究生暑期学校。
各杂志的论文水平和编校质量继续提高,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我校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主办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挂靠我校的上海航运研究中心理事单位达到178家,加入交通运输部“水运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机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小组成员单位,承担政府咨询和规划课题17项、企事业单位咨询课题10项,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2.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航运管理专业新增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我校有物流管理、航海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航运管理等5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新增第四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7个,投入经费650万元。目前我校共有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17个,总计投入经费达5775万元。通过教育高地建设,相关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增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1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1门。出版“十一五”期间立项的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我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4门、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67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2门、上海市级教学团队3个。
09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通过率达82%,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06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为96%,六级为60%;英语专业06级学生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一次通过率为99.2%、81.8%,分别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7、38个百分点。
学生在学科和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国家级、全国性和上海市比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得奖项。游泳、武术等高水平运动队竞赛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破1项世界记录,获21枚奖牌。
坚持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港口机械班已连续招生5年,两届毕业生大部分已进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就业,获得企业好评。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项目进展顺利。
3.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师资队伍结构继续改善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为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开通职称评聘绿色通道。一年来,学校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经费1000万元,从国内外引进、录用专任教师等146名,其中博士60名、教授8名。1名长江学者、3个学科的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已走上岗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9.4 %。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有关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措施与方法得到上海市教委的肯定,67名教师获得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专项资金资助。选派28名教师、9名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教师103人次,出国访学、学术交流的教师55人次。42名教师享受学术假。
注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航海类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明确规定海上任职资历要求,鼓励教师积极上船实践。今年有8名青年教师驾驶“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赴北极、南极考察。商船学院邬惠国副教授受交通运输部派遣参加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为编队圆满完成护航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定,筹资100万元,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6名青年博士教师被遴选为首批培养对象。
4.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国际化扎实推进
一年来,学校主办、承办了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亚太地区研讨班、第33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第18次会议,协办了“国际航运租船及货物保险研讨会”、“利物浦–上海海运物流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出席了“第三届中日韩运输物流部长会议”、“2010年世界出口发展论坛”等国际会议,扩大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
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颁发中国文凭的“物流管理”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实现了我校海外办学项目的突破。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美国圣马丁大学续签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协议;首批赴韩国仁荷大学交换生、赴英国斯旺西大学3+1项目学生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返校,首批美国麻省海运学院交换生来校学习;与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大学、俄罗斯涅维尔斯基国立海事大学、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所属国际海事法学院等国外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与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人协会、壳牌船舶油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与丹麦诺登轮船公司签署了第二个5年合作协议;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希腊高士曼航运公司、施耐德电气集团等的合作不断深入。
学校在海外的影响不断扩大。2010年共有93批622人次境外宾客来校访问或进行学术交流。
5.加强投入,规范管理,教育保障能力继续提高
新校一至三期工程的结算审价、工程备案、工程维保、工程档案验收等工作基本完成。第五期3万平米学生公寓开工建造。
建立能耗监测平台,创建节约型校园。教职工班车运行有序。
图书资源利用条件和阅读环境进一步改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明显。
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现代船舶通信导航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等3个投资达7500万元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投资2.56亿元的4.8万吨级扬子最大型散货教学实习船得到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于12月29日在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顺利开工建造。
五、创建和谐校园,发展成果惠及师生
学校党委把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维护校园和谐与稳定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师生。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教育。一年来,组织开展学生日常教育活动近500场、大型主题素质教育活动60多场,举办形势政策教育讲座219场,每周为学生免费放映教育题材的电影。
完善“奖、贷、助、补、减、免” 和“绿色通道”等资助体系。2009-2010学年执行奖励及资助金额3980多万,受奖励及资助的学生11685人,占学生总数的77%。
通过实施“1010”计划、举办毕业生招聘会、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活动,群策群力,促进学生就业。截至2010年11月,2010届本专科就业率突破98%,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5%。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在巩固中深化。90%以上的部门参与学校文明单位、处室、科室(窗口)等的创建活动。开展“海大教师与世博同行”师德师风系列主题活动。各基层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服务奉献世博活动。成功承办第六届全国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和2010年上海市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学校连续5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较好。2010年教职工平均收入有了新的增加。
六、发挥各方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统一战线和老干部工作继续发挥优势,履行职能,为学校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党委重视发挥工会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工会工作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校工会认真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坚持为教职工服务,主动、积极地开展各类活动,受到教职工好评,成为2007-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工会组织”。妇委会积极创新妇女工作思路,女教授与女大学生结对子活动继续在校内外产生良好反响。通过“三八红旗手(集体)”、“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的评比,引领和凝聚广大女教职工、女大学生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学有所成。
共青团组织结合新校实际,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艺术实践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浓郁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党委重视统战工作,定期召开双月座谈会,听取党外人士对学校发展规划、内部管理改革和学校领导班子履职能力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党委重视老干部工作,定期向老干部通报学校重要工作,并听取意见;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待遇,提高老干部的生活水平。
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离休老干部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退休老领导发挥余热、坚持传授办学经验,各民主党派在各自领域多渠道为学校教育事业建言献策,广大教职工通过教代会等形式积极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学生在各种社团中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体活动等和谐的发展局面。
2010年,在上海市、交通运输部及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党政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奋斗,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与师生员工、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日益增长的期待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党政领导班子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发展,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资源,调结构、促转型、上层次的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智力和技术输出等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全校上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全面育人的氛围还不浓厚,相关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科技体制创新还需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尤其是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亟需进一步强化;理顺新校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工作仍需系统研究并逐步落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创新机制;安全稳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和谐校园建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民生问题仍然要着力抓好。
2011年是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学校党政班子有信心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做好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