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2014年行政工作要点

索取号: 
G010-0303001-2014-1138

2014年,学校行政将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事业新的发展跨越。

一、发展规划和落实

1.完善和落实学校各级各类发展规划。依据《上海海事大学学科重点建设规划》《上海海事大学学科群建设现状与目标》等校级层面的规划,扎实推进各级内涵建设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完善和落实;加强规划执行过程的监督。(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各分管副校长;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有关职能处室)

2.创新资源配置和考核机制。推进校级项目库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各类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开展部门预算审核、学院(研究院)考核指标细化等工作。加强对各二级单位建设目标执行绩效的考核,并作为对二级单位资源配置和分类指导的重要依据。以制订《上海海事大学章程》为抓手,逐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各分管副校长;牵头部门: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及相关部门)

二、整合资源,协同创新

3.积极申报“2011协同创新项目”。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及国家层面“2011协同创新项目”。(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科技处)

 4. 扎实推进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工作。积极对接自贸区的的需求,会同共建、参建单位(企业),落实和完成相应的研究项目,产出一批对政府和相关企业有实质借鉴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科技处)

5.不断推进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工作。对接需求,加大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做好自贸区方向等EMBA的招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品牌。配合 “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 做好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分管领导:金永兴;牵头部门: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研究生部)

6.加强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等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为上海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成为国家在“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领域的“智库”。制定并实施《上海海事大学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建设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成立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管理机构,建立决策咨询创新团队。针对决策咨询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分管领导:孔凡邨、肖宝家;牵头部门:科技处、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有关学院)

三、本科教学、职业教育及培训工作

7.专业改革与建设。推进重点专业改造、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及标志性教学成果培育工作,积极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等内涵建设工作,打造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并轨、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的“航运技术与管理类”“物流工程与管理类”优势专业群,引领其他专业进一步发展。

8.专业评估和认证。选定12个本科专业分两批组织达标评估工作,促进专业合理定位,引导各专业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完成轮机工程专业国际认证工作。启动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相关准备工作。

9.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扩大大类培养的类别;做好2013级大类培养学生的分流工作。通过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和培训,逐步改善教风。逐步推行教考分离制度。严格重修班课程考核标准。严格控制大班上课,提倡更有利于教和学的小班化授课方式。建立规范可操作的答疑制度,满足学生的答疑需求。

10.课程建设。培育一批优质课程,为申报教育部精品视频共享课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做准备。积极研究课程建设的新动向,适应慕课(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时代的变革。引进一批由名师授课的通识选修网络课程,供学生选修。

11.教材建设。落实2013-2015三年规划教材的出版工作,资助一部分第一批通识示范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12.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重点资助一批竞赛项目,争取学科竞赛成绩取得新突破。设立一批校级创新项目,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新平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加强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13.教学能力建设。启动学院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试点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试点教师坐班答疑制度,建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激励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实施课程考核环节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继续做好新教师教学培训和教师教学沙龙活动。

14.教学管理。继续推进各教学环节信息系统开发与使用。水上专业和高水平运动员班学业管理并入新教务系统,进一步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启用毕业论文和毕业审核功能,完成大学生科创、数据统计等项目开发。建成学生成绩自主打印终端平台。推行“教学管理回访”制度。(7-14项本科教学工作,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教务处)

15.职业教育。继续提升培养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力争专业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一致。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教务处、各高职校区)

16. 继续教育和培训。积极扩充船员培训市场,提高教学质量,船员考证通过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完成交通运输系统干部培训任务;开发1-2项有特色的高端培训项目。(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四、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

17.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落实《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探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路径。

18.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积极做好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修订工作。

19.优秀硕博论文培育。设计、建立、试点实施研究生奖助体系,培育优秀研究生论文,争取获2-3篇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

2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为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申报做好准备。积极做好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建设工作,争取成为上海市研究生产学研基地。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争取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所增加。

21.学位点建设。积极做好学校“085”学科学位点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为博士点增设申报打好基础。积极做好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特别是新增设/调整学位点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22.研究适时成立研究生院。进一步创造相关条件,力争将研究生部更名为研究生院。(17-22项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点工作,分管领导:金永兴;牵头部门:研究生部)

23.继续推进亚洲邮轮学院工作。积极推进与Seatrade传媒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口集团合作,加快建设“亚洲邮轮学院”,成立“亚洲邮轮学院”理事会,搭建邮轮学院建设平台。(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经济管理学院(亚洲邮轮学院))

五、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工作

24.继续推进“二本”升“一本”工作。继续提高生源质量,争取2014年实现全国各省市一本招生。

25.深入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建设及整合毕业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进一步扩大学院就业工作自主权。建立毕业生求职全程跟踪及辅导体系。按要求完成《上海海事大学2014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26.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运用形势与政策课、东方讲坛、博雅讲堂、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海大人文讲坛等课程或讲堂等教育平台,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丰富“易班”网络思想教育功能。

27.完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以上海市资助工作特色实践项目建设为契机,继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海外游学项目;全面理顺毕业生至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工作。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奖学金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勤工助学信息系统;整合现有资源,盘活慈善爱心屋物资流动。

28.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危机干预能力。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技能。选派学工干部参加市教委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认证培训。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继续开设24小时心理热线。

29.以表彰和预警促优良学风形成。强化优秀学生表彰,开展学生学习激励,每学期设立学风建设月、每学年开展学生学风建设表彰。开展学生学习预警,完善辅导员、学生和学生家长三方互动机制。

30.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色项目“辅导员示范岗”为平台,开展示范岗辅导员报告会、辅导员沙龙、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月等活动,稳步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24-30项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孔凡;牵头部门:学生处)

六、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31.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调研工作。出台《上海海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管理与考核暂行办法》,实行分类考核。加强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与过程管理,注重学科建设绩效,做好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中期检查。培育学科参与上海高校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认定工作。制定一流学科发展规划。(分管领导:孔凡;牵头部门:科技处、有关学院)

32.培育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做好航运技术和物流技术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规划与申报工作。(分管领导:孔凡;牵头部门:科技处、有关学院)

33.继续推动 “三个计划”实施。做好校级学术创新团队年度考核工作,鼓励创新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开展官产学研用合作,开展行业、产业、区域经济中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继续实施“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奖项培育基金”项目,对2013年度基金培育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组织申报2014年度培育基金项目。实施“上海海事大学人文社科类奖项培育资助办法”,开展首次评选工作,通过评选帮助课题组明确培育方向。落实好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支持计划。(分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科技处、有关学院)

34.推进科研质量指标“倍增计划”。积极鼓励高学历教师申报高层次项目。支持发表高水平论文,重点培育高层次论文,尤其是ESI指标下SCI期刊论文与人文社科类高层次论文。继续组织第四届科技创新专利竞赛。(分管领导:孔凡邨;牵头部门:科技处)

七、师资队伍建设和人事工作

35.拓展高层次人才发掘渠道。建立学校、学院及个人三方联动机制,充分挖掘高层次人才。按学科专业建设需求,明确学院引进人才的类型和数量;推进“伯乐”激励计划,探索兼职招聘专员制;发挥好国外访学教师推荐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实现重点学科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在量和质上的提升。(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人事处)

36.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网上招聘系统,充分发挥网络招聘的优势和功能,对接好网络应聘数据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强化师资补充力度。加强引进人才的聘期管理,完善考核机制。(主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人事处)

37.着力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修订《上海海事大学青年教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启动青年教授岗位培养计划。开展对接国家、上海市各类拔尖人才队伍培养计划(暂定为“启航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冲击上海市“曙光学者”、“晨光学者”、“阳光学者”、“浦江人才”、“启明星计划”等项目的后备人才。通过各类人才计划的培养,使我校在各类对接上海市拔尖人才数量上有所突破。(主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人事处)

38.重点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梳理青年教师培养项目,整合资源,重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做好既定计划培养对象的培养考核工作。继续实施2014年教师“三大计划”培养任务。年内计划选派国外访学进修人员20名、国内访问学者8名、产学研践习人员25名。注重考核,确保绩效。(主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人事处)

39. 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学校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人员激励与考核机制,稳步推进岗位晋升、续聘考核、派遣制员工转编、绩效工资、二级单位考核等工作。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主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人事处)

八、国际交流和教育国际化

40.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智力,推动国际合作。办好“第三届港口与海洋工程国际会议”;做好短期来访外宾的接待工作;继续聘请长期外籍教师、海外专家来校开设专业课、专业讲座。争取新增3 - 5所友好院校;巩固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等海事领域着名国际组织的关系。(分管领导:金永兴;牵头部门:国际交流处)

41.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启动与SAF海外留学基金会合作的海外名校交流生项目、美国圣地亚哥海事学院暑期学习项目、希腊爱琴海大学暑期学习项目。拓展更多的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分管领导:金永兴;牵头部门:国际交流处)

42.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继续做好我校现有的几个留学生短期培训项目。计划新增1-2所学校开展summer school培训项目。做好首届中西非地区“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工作。继续巩固并发展对外汉语留学生(语言生)的规模,探索多类别的语言生项目;提高预科生的HSK通过率;在面向留学生、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实现突破,争取开设1-2个可全英文授课的优势专业。(分管领导:金永兴、杨万枫;牵头部门:国际教育学院、教务处)

九、教育保障能力建设

43.增强协同合作意识。加强校内各部门(单位)间的工作协同,对内整合资源、协同管理、提高绩效,对外统一交流口径、树立良好形象。强化协同事项督办,确保督办事项的执行率。(主管领导:黄有方;分管领导:各分管副校长;牵头部门:校长办公室)

44.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与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学校各项经费合理支出,力争财政拨款额度的使用率达到100%,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各项专款使用率和本科生学费收缴率。开源节流,保障教职工收入稳中有升。(分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财务处)

45.加强监察审计工作。加强对资金使用、科研经费、基建、物资设备采购、招生就业、学术诚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085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争取顺利通过市财政、市教委等今年对我校两个“085项目”建设项目的专项审计。继续开展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绩效、部分科技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绩效进行审计。(主管领导:黄有方;牵头部门:监察处、审计处、发展规划处)

46.继续推进校园基本建设。统筹协调,做好基础建设项目的储备、申报和实施。按时保质完成集装箱供应链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国际教育学院基建项目,启动校史馆预展项目。提前做好“十三五”基本建设规划准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基建办委托的各项零星工程的改造、装修及修缮的管理与监理工作。(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基建服务中心)

47.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启动临港片区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完成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2期项目的开发、运行与验收工作。完成工会电子提案项目的测试、运行工作。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保障校园网络、数字校园平台、一卡通系统、31个应用系统及其他弱电系统稳定运行。理顺共享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关系,加强对数据交换平台的监控与管理。完成教育科研网100M带宽的扩容及相关工作。完成基于P2P的校园视频服务平台(一期)项目的建设,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信息服务。加强校园有线、无线网络接入认证管理,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做好上海高校跨校统一身份认证,加入上海高校无线通系统,实现共享高校的无线网络资源。(分管领导:王海威;牵头部门:信息化办公室)

48.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组织完成包括特种(液货)船模拟教学平台和GE公司共建的电力推进实验室在内的各类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建设。继续推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培育与申报工作。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航海实验中心的建设工作;建设2-4门具有学校特色的实验教学在线课程。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利用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集装箱桥吊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推进实验室开放制度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建设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探索实施实验室“管用分离”的开放管理方式。推动并落实临港地区校际实验室资源共享开放试点工作。(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实验室管理处、有关学院)

49. 不断增强图书情报的支持能力。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增强情报服务能力,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率。继续做好馆际互借、通借通还服务,加强服务创新。完成第四届“海大人文”品牌的讲座、展览、节庆系列人文创新活动。(分管领导:杨万枫;牵头部门:图书馆)

50.办好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继续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更好地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服务。重点做好国家和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作;努力申报各类出版基金。进一步增加杂志总社经营收入和出版社销售总收入;出版社争取提前一年扭亏为盈。力争不少于2种期刊编校质量达到优良水平。做好《中国航海》《航海技术》两本期刊的代管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学术影响力。(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杂志总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5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加强各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校园的能力。继续推行学校公有房定额使用管理办法,节约用房。探讨如何推行公有用房的有偿使用,促使学校房产资源的利用进入有效、合理的良性循环。做好民生路校区整体移交工作,做好海云宾馆的修缮和使用管理工作。完成女生宿舍太阳能浴室及图书馆的改造工作。继续推进校园节能减排工作。(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资产管理处)

52.加强校办企业管理。进一步理顺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做好民生路校区工作人员安置工作,确保企业和谐稳定。与南通通州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稳步提升企业效益,争取2014年经营性资产增值10%。(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海大资产经营公司)

53.提高后勤管理绩效和服务满意率。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提高资源使用效能,提升校园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加强食堂运行监测,完善学校学生食堂价格平抑基金制度建设;探索学生公寓园区化和楼宇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推进留学生公寓的国际化服务;有效控制能耗增幅;继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2014年民意测评满意率争取保持在85%以上。(分管领导:肖宝家;牵头部门:后勤服务中心)

54.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确保通过国家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证书的换证审核,以及挪威船级社(DNV)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和DNV三个规则证书的年度审核。加强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结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提高学校质量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有效途径,在部分两级学院设立兼职的质量管理者代表和质量管理员。(分管领导:金永兴;牵头部门:质量管理办公室)

十、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5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共促和谐发展。组织开展2012-2013年度学校文明单位(处室)、文明窗口(科室)的考核、评比和表彰,及“十佳好事”、第八届“师德标兵暨我心中的好老师”的评选表彰。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学校内涵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并大力宣传学校新典型、新成果、新进展,努力提升学校在行业中和社会上的认可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友数据库,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发挥校友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推进上海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关心退休教职工生活。(主管领导:於世成、黄有方;分管领导:金永兴、门妍萍;牵头部门:宣传部、校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校长办公室)